逐梦赛场!她说“哪有什么黑马,不过是百折不屈的拼搏”

发布时间:2024-05-06 03:54:35 来源: sp20240506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正在进行中,参赛的中国运动员当中有不少都是00后,第一次踏上亚残运会赛场的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让青春因拼搏而精彩,今年22岁的李羽洁就是其中之一。

  从6年前初识跆拳道到如今站上亚残运会的领奖台,李羽洁说,是百折不屈的体育精神,让她逐梦赛场、自信绽放。

  这是女子跆拳道58公斤级K44级的比赛现场,李羽洁战胜对手,获得了铜牌。虽然获得了奖牌,但李羽洁还是偷偷哭了鼻子,她说最遗憾的是在半决赛中,她以1分之差,无缘争金。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跆拳道运动员 李羽洁:肯定是希望能拿金牌的,在自己国家多么不容易的一次机会,就是惜败一分,还是要继续备战,要争取12月份能够顺利地参加世界残疾人跆拳道大奖赛,还想再搏一搏。

  李羽洁出生于山东淄博。上小学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手,脸上也留下了几处无法愈合的伤疤。这让原本阳光开朗的她一度封闭了自己。

  李羽洁说是体育带她走出了低谷,重新找回那个个性张扬的自我。从小就显示出运动天赋的她,初中时被选入校田径队训练。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跆拳道运动员 李羽洁:我比较喜欢一跑出去,别人都在我身后的那种感觉。然后就练得比较下功夫。

  2016年,她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省田径锦标赛,就拿了三项冠军。也正是这次的脱颖而出,让她结识了她跆拳道的启蒙教练,教练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腿部爆发力强的好苗子。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跆拳道运动员 李羽洁:当时教练跟我说,你听我的,你就应该练跆拳道,你太适合跆拳道了,他就那么跟我说。然后他指着我说,我一定要把你带成世界冠军,这颗种子就已经埋在心里了。

  怀揣着成为世界冠军的梦想,16岁的李羽洁转而开始了跆拳道的训练,从此开启了职业运动员生涯。

  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运动项目,右手缺失导致在训练中身体平衡的困难,李羽洁一一克服。她整日与沙袋为伴,经常两个小时能踢上一千腿。前腿横踢、后腿横踢、滑步横踢……凭着这股拼劲儿,她很快在国内外各项赛事中崭露头角。

  2019年,中国残疾人跆拳道队首次组团参加世界残疾人跆拳道锦标赛,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的李羽洁证实了自己的实力。

  此后,李羽洁又连续在四场国际赛事中拿下三金一银,为自己赢得了东京残奥会的参赛资格。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当时跆拳道项目的唯一一张入场券。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跆拳道运动员 李羽洁:所有的积分赛事加起来之后,我当时是升到了二号种子,世界排名第二。他们都说是黑马,其实哪有什么黑马,其实没有日常的训练,没有日常的这些一点一点积累,哪能成为黑马。

  东京残奥会上,李羽洁摘得了一枚铜牌,这是中国首次在残疾人女子跆拳道项目上获得奥运奖牌。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跆拳道运动员 李羽洁:慢慢的慢慢的我觉得我是真的很热爱这个项目,很享受它带给我的一切。也很享受我在训练场上为了能做到一个动作,为了能成功实施一个技术的时候,去费尽心思琢磨怎么训练。

  有残奥会赛场零的突破的荣耀,也有亚残运会赛场一分之差的遗憾。李羽洁说,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她会继续拼搏,继续成为更好的自己。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跆拳道运动员 李羽洁:跆拳道精神就是百折不屈,再遇到什么事情,不要先想去放弃,先去想想怎么能做到。先让自己踏踏实实地去做好每一步,一步一个脚印走好。

  体育比赛中有黑马吗?有,也没有。用优异表现摘金夺银的残疾运动员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但就像李羽洁说的,所谓的黑马,不过是训练场上的点滴积累,是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付出。

  在体育的舞台上,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能够战胜困难,绽放自己。在亚残运会的赛场上,每一位运动员都是胜利者,他们展示出的运动之美和生命之美,值得我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杜思源 高胜伟 代钦夫 孙晓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刘星辰】

将正当防卫条款持续落到实处(金台锐评) - 中新真探:使用加湿器会导致加湿器肺炎吗?

将正当防卫条款持续落到实处(金台锐评)

发布时间:2024-05-06 03:54:36 来源: sp20240506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报告明确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23年检察机关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同比上升25.5%……今年全国两会,“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成为“两高”报告的关注热词。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对于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应当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情境,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不能苛求防卫人。”近年来,多起正当防卫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司法机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强化对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正当防卫权的保护,使司法活动既遵从法律规定,又符合道德标准;既守护公平正义,又弘扬美德善行。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鼓励公民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法律制度。一段时间以来,该制度实际上近乎处于“沉睡”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往往事实证据比较复杂,到底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或是互相斗殴,会出现一些争议。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死者为大”,一旦出了人命,即使确实属于正当防卫,认定时司法工作者难免会顶着很大压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一起正当防卫案例,经历一审、上诉、抗诉、二审发回,最终,法院坚持认定马某属于正当防卫、无罪,体现了认定过程的不易。

  司法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既关乎法律,也关乎人之常情、世之常理,都牵动着人们心中关于公平正义的直观感受。对于确系正当防卫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勇于担当,严格公正司法,坚决依法认定。以严谨的法理彰显司法理性,以公认的情理展示司法良知,才能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向社会传递“邪不压正”的司法立场。

  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如今,这句话成为很多司法人员的座右铭。刑法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司法工作者应坚守法治精神,做见义勇为者的守护人,用一次次司法实践激活正当防卫条款的准确适用,为公民依法行使正当防卫权利“撑腰”,为弘扬见义勇为的社会正气提供法治保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司法的担当,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魏哲哲(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