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摄影、京味儿咖啡、草本煎饼……老字号焕新有实招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3:14 来源: sp20240429

  春节临近,又到了采买年货的时候,春节的年货老字号品牌也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新奇的体验,不少北京老字号破局创新各有新招,接下来跟随记者一起来看看这些新变化。

  总台记者 赵学真:春节临近了,不少人来到前门大栅栏挑选年货。说到年货,您一定会想到老字号。您知道吗?现如今的老字号也有了很多新时尚、新变化,今天我就来带大家看一看。第一站,我们来到内联升。

  以布鞋闻名的内联升不仅有汉服摄影,现如今还有了京味儿咖啡。 感受一下老北京传统二八酱和西式拿铁的碰撞。味道还挺独特的,值得一试。

  这儿还有一个小型博物馆,能让我们了解到布鞋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想知道古时候的鞋铺长什么样吗?来,我们让它(《姑苏繁华图》)活起来。

  市民 白娜:确实挺新鲜的,看了一些鞋,包括清朝的。因为有的鞋感觉它设计感还是挺强的,年轻人慢慢能接受,它也很舒适。

  “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这个老北京民谣体现了老字号在百姓心中的分量,也印证了这些老字号的辉煌历史。第二站,记者来到了有百年历史的瑞蚨祥,体验了一把量体裁衣、高级定制的乐趣。

  总台记者 赵学真:这一站,我们来到同仁堂。今天让我来带大家看一看,经历了300多年的老字号,现如今还能这么玩。

  总台记者 赵学真:这就是同仁堂打造的线下新零售模式的门店,看,这里就打造了一个以汽车为主题的社交空间。这是一个永动机的装置,寓意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不断地融合、创新。以中医药闻名的老字号现如今还有了美食。

  同仁堂某分店讲解员 刘纪泽:刚刚您尝到的这款千层酥煎饼,里面的酱料是选用了多种草本,我们现在在健康基础之上,又融合了美味的成分在里面。

  从传统的线下问诊开方,到提供覆盖健康生活全领域的各类产品,老字号在业务的不断拓展中焕发着新的活力。

  老字号的“长寿”密码与老化困境

  老招牌来自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老手艺。每一家老字号都有自己的“长寿”秘诀,跨越百年却历久弥新。而面对当下纷繁变化的商业环境,老字号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浆、切、包、圈、纳、锤、缝、绱,手工制鞋的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做一双布鞋,机器只需要几分钟,而手工则需要花上两三天。当传承了超过百年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遇到了当代工业制鞋技术,内联升的选择,依旧是笃定手工制鞋。

  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徐文浩:手工纳的这个底用的是一种麻绳,像咱们机器纳底用的就是这个棉线,这个麻绳我们也是手工搓出来的,机器走不了这种不规矩的线,这个麻绳在鞋底里它就整个它会膨胀,膨胀它会把所有的布锁在一起。这鞋底咱们穿的时候,说我第一层这样磨破了,麻绳都磨断了,它不会散,它只会越磨越薄,像这种机器纳的这个线如果说磨断了,那这个底一层一层它就开始脱落了。

  坚持纯手工制作同样是中国丝绸品牌的瑞蚨祥能跨越百年的诀窍之一。基础到一块布料,小到一个盘扣,都透着历久弥新的匠人精神。比如制作云锦,手工制作的和机器做的,区别一目了然。

  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 汪超:这个就是机器的,你会看到它比较硬,比较板式一点。那您看咱们手工的呢,这个感觉就很软,而且每一朵花像有生命力一样,最不一样看背面,它要不停地换线,不停地去计算,它哪该换线,哪该换色来去织造,所以这也是机器织造物它没有办法替代的一个很关键的点。

  尽管优势难以被取代,但面对现代商业的纷繁变化,顾客的选择多了,老字号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求新求变 老字号破局新生

  面对当下变化纷繁的消费环境和消费需求,百年老字号如何破局,迎来新生?我们继续来看总台记者的观察。

  当手工布鞋的市场份额被明显挤压,内联升一改曾经主要依靠的“银发经济”,找到了“做年轻人的第二双鞋”的新定位,向年轻化、时尚化的市场起航,跨界联名,拥抱流量。

  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旭:这款鞋是与《山海经》一个联名,它每一片龙的龙鳞是可以打开;这款鞋我们在去年和故宫联名推出的一款汉服鞋,你看这个叫龙角鞋,还有龙的触角,有龙鳞,还有龙的须子,搭配这种汉服非常别致,非常时尚。

  与刚刚拥抱消费新群体的内联升不同,同仁堂通过开辟消费新场景,寻求和消费者之间的深入连接。

  同仁堂健康副总经理 俞睿璇:从传统零售向新零售转型,我觉得它是一种体验式的,具备社交属性的这么一个新零售的空间。

  与上面这两家的大刀阔斧相比,瑞蚨祥选择顺应市场潮流,继续在高端定制的业务赛道上,小步快跑。

  北京瑞蚨祥绸布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夏岚:我们以高端定制为核心,核心品类就是我们的喜服系列,希望让更多的这个年轻人,能够穿着丝绸嫁衣走上婚礼的殿堂。

  这个春节前,瑞蚨祥高端定制业务已经占到总业务体量的30%,内联升的客群结构也从曾经45岁以上占到三分之二,变成了如今的45岁以下占到三分之二,同仁堂的新零售门店更是开到了全国,千店千面、不同主题,被不少年轻人“种草”。临近春节,老字号都各自推出了富有年味儿的新品。看未来,老字号各有各的步调;而看来路,历久弥新的诀窍却相同。

  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旭:不管未来的产品形态如何变化,但是它真正坚守的品质,它的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北京瑞蚨祥绸布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夏岚:要守住我们这些好的传统,要守住我们这些传统产品的精髓。

  同仁堂健康副总经理 俞睿璇:秉持长期主义,要看得更远,做更未来的事情。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李润泽】

锻造敢打必胜的长空利剑 - 专访:中美元首会晤对全球合作应对气候挑战产生积极影响——访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

锻造敢打必胜的长空利剑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3:15 来源: sp20240429

  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飞行员进行陌生空域飞行训练。   张 伟摄(新华社发)

  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飞行员结束训练后相互交流。   李吉光摄(新华社发)

  在空军航空兵某旅荣誉史馆前,有一架直刺苍穹的米格—15原型机,机身上的9颗红星格外夺目,诉说着它的主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辉煌战绩。

  这架战斗英雄王海驾驶过的战机,飞越战火硝烟,见证着这支王牌劲旅的胜战传奇。

  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组建于1950年10月,先后两次入朝参战,时任大队长王海和大队飞行员,以“空中拼刺刀”的血性胆气,先后击落击伤敌机29架,创造“15∶0”的辉煌战果,涌现出王海、孙生禄、焦景文等战斗英雄,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

  英雄传人亦英雄。从战场亮剑到沙场砺刃,一代代“王海大队”传人牢记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传承英雄基因,胸怀凌云壮志,始终奋飞在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空军转型建设发展最前列。

  赓续血脉

  传承胜战基因

  2020年盛夏,年轻飞行员陈鑫浩参加了一场空军重大演习,一“战”成名。

  在一次重大演练任务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机”拦截,陈鑫浩改装歼—20不久,与战友灵活协同作战,以“零损伤”的代价“击落”多架“敌机”。

  在新时代的演兵场上,这个大队曾取得众多战果,为何他们把这次演练战果看得如此之重?“王海大队”杨俊成解释:就是为了激励大队飞行员传承“空中拼刺刀”的精神,像先辈那样不惧强敌、勇敢亮剑。

  在抗美援朝战场,“王海大队”与强敌交战80多次,飞行员人人是刀锋、人人有战功。在该旅历史展厅,悬挂着一条纵横交错的空战航迹图,再现了首任大队长王海带领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驾驶战机创下“15∶0”的辉煌战绩。

  岁月更迭,“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的英雄基因,历久弥坚。

  王海撰写的回忆录《我的战斗生涯》,大队飞行员常看常读。“遇到困难挫折时,想想老前辈的战斗精神,就会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大队飞行员严毅恒说,这本书不仅记录了英雄先辈的胜战故事,还承载着他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展现出的精神品质。

  硝烟散去,精神永恒。杨俊成感慨,先辈做出的一切牺牲,如今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祖国、荣誉、责任。

  2013年,作为空军最先在东海防空识别区执行战备警巡任务的歼击机部队,大队飞行员果敢应对挑衅,宣誓了“祖国利益不容侵犯”的坚定决心;2016年,大队飞行员驾机护航我轰炸机顺利前出;2022年,大队飞行员驾驶歼—20在加油机支撑保障下创下新的纪录……新时代的“王海大队”勇担使命、精武强能,飞出一条条崭新的战斗航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大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忠实践行强军目标,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多次执行重大任务,大队飞行员12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夺得“金飞镖”,2023年7月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敢为人先

  时刻向战冲锋

  “敢打必胜,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在飞行一大队营区主干道旁,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12个遒劲大字。

  杨俊成说,“敢”字石象征着大队官兵做顶天立地人、干开拓创新事的精神特质。

  超气象条件下执行作战任务先例,探索形成飞行训练大纲规范,蹚开航空兵部队训练模式改革新路……翻看“王海大队”5次率先改装新机的发展历史,每一次改装的背后都写满了“敢”字。

  作为空军首批改装歼—20的作战部队,“王海大队”肩负着先行探路的重大责任,必须时刻保持敢于拼搏进取的战斗姿态。大队结合改装历程,深入讨论交流“打仗为什么、换装干什么、打赢靠什么”,强化使命担当。

  歼—20作为国产新型隐身战机,这次改装既没有现成作战使用经验遵循,也没有系统的教科书参考。大队官兵深知,只有敢于争当科技创新运用的实践者,才能为新质战斗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次,大队引进了一套空战模拟系统,专门组织了一场指挥能力推演验证。杨俊成挑选大队精干飞行员和战勤参谋扮演红方,该旅另一个飞行大队一套指挥班子组成蓝方。兵力池中,红蓝双方配属预警机、战斗机、加油机等多型作战力量。平时驾驶单机执行战术任务的飞行员坐上指挥席位,摸索如何准确把握作战重心,如何识变应变科学用兵。

  大队飞行员感慨,运用智能化手段组织指挥对抗推演,有效锻炼提升了飞行员作战意图把握、体系兵力协同、编组临机指挥等能力。

  瞄准战场,融入体系。“王海大队”敢想敢试,率先开展大机群空战等高难课目训练,力求低空飞到更低、载荷飞到更大、实弹打到边界、远海飞到尽远。

  近年来,空军部队迎来了新机改装热潮,飞行骨干数量需求增大。“王海大队”作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孵化基地,在全空军展开人才裂变模式探索。

  “王海大队”飞行员汤书杳曾是空军最年轻的“金飞镖”得主。2022年,汤书杳被输送到兄弟部队后,当年就带教兄弟部队飞行员完成改装,带出多名飞行骨干。

  学以致胜

  勇当研战先锋

  严毅恒刚加入“王海大队”时,就被这里浓厚的学习、研战氛围所震撼。除了体能训练时能在营区里看见飞行员,平时他们不是在外场飞行训练,就是在大队学习室搞研究。

  各类飞参数据,一沓沓作战资料,最新科研攻关课题,要力争学得深、悟得透。严毅恒明白,作为守卫国家空天安全的尖刀利刃,必须勇当研战先锋,才能不断提升战斗力。

  抗美援朝战场上,几乎没有空战经验的飞行员们,凭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打败了强大敌人。王海曾回忆:“刚刚装备米格—15飞机,大家都不熟悉。为了战斗的胜利,大家学习完就上飞机,下了飞机就研究,晚上还有同志站在凳子上,利用微弱灯光学航理。”

  正是靠着这种不断学习、勤于钻研的劲头,“王海大队”才能始终抢抓转型发展机遇,勇立战斗力建设潮头。飞行员李德兵精研战法,夺得空军首届“金头盔”,改装歼—20后他再夺“金头盔”;飞行员王磊苦学打赢本领,一次次向飞行极限发起挑战,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歼—20改装初期,大队飞行员觉得新机智能化程度高,驾驶起来非常方便。随着练兵备战越来越深入,大家逐渐感到歼—20不仅带来作战平台的升级,更考验飞行员对战场态势的科学把握。

  升级的不仅是装备,更是思维。大队科学制定方案,对作战任务、技术性能、作战指标等进行分解,结合飞行员专长确定研究方向。

  有的飞行员潜心研究总结技战术运用心得,形成了7本厚厚的“飞行宝典”,助力后续改装飞行员缩短成长周期;有的飞行员系统分析海量弹道数据,成功破解某型导弹作战运用难题……一摞摞学习成果,既是日积月累的厚度,更是学战研战的深度。

  该旅政委说,未来的飞行员在空中既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更需要紧盯未来空天战场,不断探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以头脑升级适应装备换代,锻造敢打必胜的长空利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6日 11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