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踏地为节 舞蹈歌唱 一起欣赏“村晚”里的最炫民族风

发布时间:2024-04-28 23:22:31 来源: sp20240428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有一座名叫回龙山的村子。每年的春节前后,村里都会举办一场热热闹闹的“村晚”,十里八村来相聚,欢欢喜喜过大年。《新春走基层》,让我们跟随总台记者的镜头,一起去那里看一看。

  一大早,村子里的人就开始忙碌了,大家要把晚上的“村晚”会场布置起来。

  这个爬上爬下、忙里忙外的小伙子,名叫唐春平,今年24岁,属龙,在江苏南通的一家装备公司工作。今年过年,他也想在“村晚”的舞台上,一展风采。

  每年过春节,唐春平都会回到这座小村庄,村庄一年又一年的变化,让他也是深有感触。为了让第二天的“村晚”顺利进行,在布置完现场后,南涧县碧溪乡回龙山村村干部杨云聪又赶到了乡里的办公室,和大家商量最终的节目名单。

  为了提升村民的观感,精挑细选下,最终,落在名单上的节目有11个。就在大家准备结束会议时,回龙山“村晚”节目联络员突然提出了一个额外请求。

  南涧县碧溪乡回龙山“村晚”节目联络员 袁家仙:能不能把我们的节目再加上两个,好多人都喜欢跳,然后这次机会好多人都难得。

  眼见乡亲们的热情如此高涨,“村晚”节目组临时增加了一个环节,同时,也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南涧县碧溪乡回龙山村村干部 杨云聪:最后有一个所有的观众大联欢,演员再带我们的群众进行一个大联欢。

  南涧县碧溪乡宣传委员 李欣芮:刚好我们的节目也就12个,然后跟咱们一年12个月凑起来了。首演结束以后,我们接下来有意向在整个乡内的其他7个村,进行一个“村晚”的巡演。

  南涧县碧溪乡回龙山村村干部 杨云聪:大家一起跳,相当于舞术交流。

  回龙山村有彝族、苗族、白族、布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群众,春节前聚在一起唱唱跳跳的传统,已经持续了近30年。

  这些年,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依托劳务输出和种养殖业,回龙山村的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2800多元,增加到2023年的16000多元。2019年,回龙山村广场舞联欢正式升级为“村晚”。

  南涧县碧溪乡回龙山村村干部 杨云聪:就是到春节的时候,大家就觉得是不是把这个档次提升一下,因为外出务工的人也回来,人口也比较聚集。我们大家就以“村晚”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幸福感。

  杨云聪的母亲黄如珍老人,今年已经81岁了,是回龙山“村晚”年纪最大的演员。

  南涧县碧溪乡回龙山村村干部 杨云聪:她可以说是一个老顽童了,她还会舞狮子的。

  白天,大家忙着布置会场,晚上加班加点忙着彩排,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81岁的黄如珍老人,最小的只有10岁。

  时间来到了第二天晚上的6点40分,回龙山“村晚”正式开演。首先出场的是由碧溪乡小学生表演的《舞龙》和《舞狮》,精彩表演博得了大家阵阵掌声。

  正在表演的是彝族跳菜,嘴里叼的桌子有70多斤重,桌子上的“菜”是自家种的苹果。彝族跳菜也被叫作“抬菜舞”或者“捧盘舞”,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涧县碧溪乡新虎村村民 茶凤高:把我们的非遗文化展示给所有的人,知道我们彝族跳菜和我们彝族山歌。

  夜渐渐深了,回龙山“村晚”进入高潮,舞台中央点燃篝火,乡里的、村里的各族群众围成一圈,踏地为节,舞蹈歌唱,祝福龙年的生活更加美好。(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

东西问丨梁中效:张骞精神为何成为丝路交流的“符号”? - 发展优先 安危与共 文明互鉴

东西问丨梁中效:张骞精神为何成为丝路交流的“符号”?

发布时间:2024-04-28 23:22:32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社 西安10月20日电 题:张骞精神为何成为丝路交流的“符号”?

  ——专访陕西理工大学教授、汉中市张骞文化研究会会长梁中效

   中新社 记者 阿琳娜

  两千多年前,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张骞,完成“凿空之旅”,开辟了东西方友好往来的“丝绸之路”。张骞成为丝绸之路的一个“符号”,张骞精神传承至今。

  为何张骞精神能传承两千年?张骞精神有何现实意义?陕西理工大学教授、汉中市张骞文化研究会会长梁中效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影响深远,张骞精神传承至今。其精神的内核是什么?

  梁中效: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赢得了西域各族的信赖,后因军功和出使西域之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公元前114年,张骞逝世,归葬故里(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2014年,张骞墓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秦岭南麓的汉中是“汉家发祥地”,东汉时期的《石门颂》记载“高祖受命,兴于汉中”。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说“汉中开汉业”。汉中不仅养育了张骞,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张骞文化。

张骞墓。张远 摄

  张骞文化是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精神文化为灵魂,以《史记》《汉书》等千百年来记录张骞的各类文献为载体,以分布在国内外的张骞遗迹为资源,以汉中张骞墓世界文化遗产等有关张骞的遗存为依托,以历代张骞故事传说为补充的文化体系。

  在张骞近五十年的人生旅途上,他将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事业。在近二十年跋涉西域、艰难困苦、开拓进取的壮美历程中,形成了可歌可泣的张骞精神:衔命出使,勇往直前,凿空万里的开拓精神;矢志不移,忠贞不渝,持节不失的爱国精神;诚信天下,以德服人,宽大信人的尚德精神;平等相待,文明对话,民族和睦的包容精神;敢于冒险,认知西域,促进交流的探索精神。

  汉家发祥、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为张骞成长成才奠定了文化基础;汉武帝盛世时代的大气恢宏,为张骞成功开辟丝绸之路提供了文化自信。

  汉中南北文化的交流,让少年张骞有了开阔的西部视野;汉武盛世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之间的和战,让青年张骞具备了远大的世界战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代,人才辈出,风起云涌,开创了文化交流的新格局。

历史题材舞剧《张骞》的剧照。刘新 摄

   中新社 记者:古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何以成为丝绸之路的一个“符号”?

  梁中效:古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作为古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成为不可分割的文化符号。《史记·大宛列传》中,不仅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且开篇就讲,“大宛之迹,见自张骞”。《汉书·西域传》说:“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张骞传》也说:“自骞开外国道以尊贵”。《后汉书·西域传》中评论道:“西域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汉世张骞怀致远之略,班超奋封侯之志。终能立功西遐,羁服外域。”近代著名史学家梁启超赞美张骞是“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

张骞纪念馆大门处的张骞塑像。张远 摄

  英国学者彼得·霍普柯克在《劫掠丝绸之路》一书中指出:“伟大的西行者张骞回来没多久就去世了。皇帝给予了他无比的荣耀。时至今日他在中国仍被称颂。正是他向西开辟了通向欧洲的道路,连接起那时的两个大国——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张骞可以被誉为丝绸之路之父。”

  中外学者都认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人类文明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了世界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张骞“凿空”万里,成为中华文明“开放”的标志性符号。

   中新社 记者:两千年后,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传承张骞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梁中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传承弘扬张骞精神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景观。郭俊锋 摄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东西方交流交往通道,使中国和中亚、西亚及欧洲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促进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张骞的外交实践构建了国与国之间平等往来、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为后世开展外交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对当今世界外交活动基本准则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在外交关系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向世界表明,中国不仅提供丝绸等商品,还能向世界提供“协和万邦”的和平外交理念、“强而不霸”的国际关系行为准则、和平与发展并重的“张骞文化”、诚信与包容的“丝路精神”等。更将“伙伴关系”落实到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衍生出互惠型的经济关系、合作型的安全关系、包容型的人文关系。应进一步保护、挖掘、整理、提炼、升华张骞精神与张骞文化,使其成为丝绸之路的精神纽带。(完)

  受访者简介:

  梁中效,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陕南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两汉三国文化与秦蜀古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两汉三国文化、古典文献与文学、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5部。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