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合作续约!脱下军装,他们仍在出行中守护你我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1:14 来源: sp20240429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举办第四批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签约发布仪式,公布了续约合作的48家企业和新签约合作的21家企业名单,并为代表企业授牌。其中滴滴、阿里巴巴、京东、顺丰等企业续约。

图为:第四批退役军人就业合作签约发布仪式,滴滴作为代表企业上台接受授牌

  滴滴党委书记、副总裁胡成接受授牌,承诺将继续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首期的每年提供就业机会超1.5万个,提高到每年1.8万个,包括网约车司机、两轮车运维、代驾司机和货运司机等。

  持续扩大就业蓄水池,让他们有活儿干

  在刚刚过去的11月,杭州的退役军人冉体委,荣获第五届“滴滴司机节”颁发的“快车荣誉新司机”证书。冉师傅表示,“我喜欢滴滴司机这个职业,本来我就喜欢开车,开滴滴又能贴补家用。”

图为:冉体委在第五届“滴滴司机节”现场

  “当时工地活很少,手上的工程都做不下去了,没有收入!家里父母60多岁,还有老婆、孩子。全家开销3000多,加上每个月2000多的房贷……”冉师傅讲起之前的经历,仍然忍不住想抹眼泪。“今年4月,无意中看到滴滴招网约车司机,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加入了滴滴。谢谢滴滴,陪我走过最难的一段时间。”

  像冉体委这样的退役军人司机,在滴滴平台还有很多。调研数据显示,在滴滴平台获得收入的网约车司机中,有12%是退役军人。

  为做好退役军人就业服务,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权益保障,2020年3月,滴滴与退役军人事务部签署了就业合作协议,承诺每年将为退役军人提供超过1.5万个就业机会,包括快车司机、代驾司机、专车司机、豪华车司务员和两轮车运维等。

  2021年1月27日,滴滴成立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中心,并在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浙江省、陕西省等10个省(市)成立了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分中心,以更好推进退役军人促就业工作。自2020年3月签约以来,至今年3月,滴滴已完成了超过9万的退役军人司机招募。

  依托就业服务中心,滴滴平台通过司机恳谈会、调研走访等形式持续跟踪退役军人需求,针对性制定专属举措,提供了包括专属标识、客服绿色通道、专属荣誉激励、公益帮扶、党建关爱、专属服务经理等在内的多重保障举措,切实落实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

  助力实现高质量就业,让他们更有荣誉

  2016年加入滴滴的计博文,是北京司机流动党支部的书记,还是“滴滴公益救援队”北京分队的一员。今年夏天,北京暴雨,计师傅与“滴滴公益救援队”北京分队的队友们一起,奔赴抗洪一线,共计转移被困群众600余人,运送3000多份生活物资。

图为:计博文师傅在进行救援训练

  除此之外,计师傅默默资助贫困生12年,义务献血超22次,日常生活中还多次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我是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嘛”,提到这些,计师傅总是这么表达。

  滴滴的调研数据显示,平台退役军人司机中50%以上是党员,70%以上驾龄超过5年。同时有83%的退役军人司机收到过代表乘客肯定和赞赏的红包;94%的退役军人司机有过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78%的退役军人司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正能量的践行者。在雨雪天气乘客需求迫切时,大多数退役军人司机依然能坚持出车。

  为提升退役军人司机的荣誉感,滴滴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组织“年度十大优秀退役军人司机”评选和颁奖大会。同时,滴滴平台还不断加大对优秀退役军人司机先进事迹的宣传,鼓励更多司机主动发挥先锋模仿作用。

  今年6月,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滴滴通过“橙意保障计划”升级对包括退役军人在内网约车司机的三大保障,以账单清晰透明、完善分配机制来夯实收入保障;在安全、误工、医疗、养老等方向上丰富权益保障;从福利关怀、职业服务、组织归属、协商沟通来探索发展保障。

  在第五届“滴滴司机节”,滴滴发布了包括更多费用保障、守护出车安全、增加养老和医疗保障和投入百亿司乘补贴等给网约车司机的“十大承诺”,以更好保障司机权益。

  滴滴将继续加大对退役军人司机的招募力度,通过推动各地建立滴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分中心,举办优秀退役军人司机评选等,多措并举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

【编辑:曹子健】
国家级新区要勇当排头兵 - 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国家级新区要勇当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1:15 来源: sp20240429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浦东新区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新区,到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我国已有19个国家级新区。推动国家级新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召开第八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对有关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经过多年努力,国家级新区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累计布局1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近7000亿元;广州南沙新区发挥国际大港开放优势,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南沙港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内贸集装箱枢纽港。

  推进国家级新区建设,目的是打造引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时期深化改革创新的新载体、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新格局下促进协调发展的新示范。国家级新区肩负国家重托,应聚焦“国之大者”,在“新”字上进一步做好文章,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级新区应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努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塑造新动能和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国家级新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要在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上出实招、见实效,争当改革高地,把体制机制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动能,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千方百计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区。国家级新区不同于一般的开发区,除产业集聚外,还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实践,做到产城融合、宜居宜业,让人民群众在新区建设发展中产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9个国家级新区各自的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重点和承担任务不尽相同。各新区要因地制宜、因区施策,与时俱进践行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目标任务,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