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经营主体预期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评论员观察)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5:04 来源: sp20240429

  改善经营主体预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细化政策落实,强化预期管理,做好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同向发力  

  “信心赛黄金。”广东肇庆一家玻璃胶生产企业,在项目试产阶段就遇到了高技术人才招聘难、园区网络信号弱等问题。接到企业诉求后,当地“万企诉求服务中心”主动上门,迅速解决了相关问题。目前,该企业已投资了6条自动化生产线,2023年产值达2亿元。近日公布的今年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再次回升,显示企业预期改善、发展信心增强,市场参与度和开工率均有提升。

  巩固开局良好的势头,我们要继续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未来可期。”在辽宁沈阳,一家特种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感慨:“我们能够放开手脚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这家企业今年一季度产值达780多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38万余元,已研发完成的新型“智慧车窗”未来将在多领域广泛应用。聚焦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创新迭代,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商业秘密保护,规范市场营销行为,一季度共查办各类案件48件。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5%,比上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回升,离不开各地区各部门靠前发力、狠抓落实,有效提升各类经营主体信心和活力。

  投资开局良好,消费对经济增长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安徽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人头攒动,清明小长假客流量和销售额均同比增长30%左右;江苏南京2024(春)国际车展上,以旧换新叠加其他优惠让汽车销售迎来了“别样红”……升级类消费持续向好、假日经济持续火爆的背后,是消费者信心在不断回升。人口大国的消费具有规模优势,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压舱石。

  也要清醒认识到,经营主体的信心和经济回升的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上海发布“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金融服务包等惠企举措,50家民营企业获集中授信1400多亿元;天津宁河21家“暖企驿站”搭建平台、对接联动,为企业解决诉求;“一把手走流程、科(股)长坐窗口”,甘肃庆阳对涉企业务办理把脉整改,仅自然资源局一家就将74项服务事项压减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接下来,改善经营主体预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细化政策落实,强化预期管理,做好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同向发力。

  让发展预期不断凝结成发展信心,让政策温度更多转化为市场热度,我们要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保障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进一步找准政策与企业群众关切的契合点,及时了解诉求建议,解决好投资消费面临的突出问题,就能在固本培元中让发展预期更稳、信心更强、动能更足。 【编辑:何颖】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 中国电信北斗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湖北武汉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5:05 来源: sp20240429

  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监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这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金融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尽快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已成当务之急。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要朝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方向,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建设,推动金融企业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针对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要真正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要注重相互补短板,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要加快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通过尽快提高数字化监管水平,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要通过科学的机制设计和有效的运行系统推进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持续提升,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环境,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必须处理好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关系。此前有不少地方的金融监管局和金融办挂同一块牌子,出现了“运动员”和“裁判员”一肩挑的情况。持续推动监管改革,需要将此前监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边界模糊、职责交叉、管理重叠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完善。剥离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一部分管理职能,有助于更好厘清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事权边界,压实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同时,一段时期以来,金融业混业经营快速发展,跨市场、跨行业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混业经营态势加大了地方金融监管的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压力,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虽然高度重视相关监管工作,但整体上看专业能力相对不足,监管经验比较欠缺。地方金融监管能力不足的短板也亟待补齐。

  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还要注重统筹协调,把握好时度效。要防止因为化解风险引发风险外溢。要聚焦重点风险领域,坚持防早防小。要将金融监管工作放到金融改革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中统筹协调,一体推进。要注重持续优化制度供给,不断推动法律法规“立改废释”,与时俱进完善审慎监管规则。将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有序放开。着力抓住重点领域,尽快补上薄弱环节,全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日报 金观平)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