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业步入“转型期”(“融”观中国)

发布时间:2024-05-07 08:35:06 来源: sp202405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一名农牧民(中)在直播卖货。   梁宏涛摄(人民视觉)

  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赣州国际陆港,跨境电商卖家进行直播带货。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一名电商主播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镇长春村高山冷水稻基地进行直播带货。   郑家裕摄(人民视觉)

  这是一块庞大的市场:今年前10个月,全国直播销售额超过2.2万亿元。按照目前7.65亿直播用户规模计算,平均每个用户一天就要在直播间里消费9.6元。

  网络直播的兴起,活跃了消费市场,丰富了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低俗炒作”“数据造假”等现象也引起热议。如今,随着网络技术迭代、行业规范实施和用户习惯改变,过去的“秀场模式”开始降温,直播行业步入转型期。

  

  市场:“泡沫”正在消退

  今年“双11”电商购物节落幕后,音乐主播胡婷关停了自己的直播间。为了这个决定,她纠结了近半年。

  “都说直播是‘风口’,但风从没吹到我这里。做主播两年了,直播间最多也就几十个人。”胡婷向记者诉苦:今年“双11”,她只卖出6单商品。

  长期不见起色的原因是什么?胡婷认真总结过。“年轻人做直播,主要因为门槛低、来钱快。但是,市场形势已发生改变。”胡婷说,现在主播太多了,不是谁颜值高就流量大,专业主播都是受过培训的,没有核心竞争力,连在平台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以前是看脸吃饭,现在是看脸色吃饭。当网红,也要有实力。”

  行业数据印证了胡婷的感受。目前,中国直播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00万人,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过1.5亿个。不计其数的直播间,真正能走进观众视线的凤毛麟角。

  除了激烈的竞争态势,观众的审美疲劳和不信任感也是直播从业难度增大的原因。

  “秀场直播”的主要盈利模式是用户打赏。调查显示,收看直播时付费打赏的用户比例为21.4%。为了诱导打赏,直播间里频频出现恶意炒作、刻意炫富、低俗表演等乱象。刷量造假、数据掺水的情况不在少数。

  “辅助上热门”“代刷播放量”“10元暴增人气值”……记者打开某电商平台搜索“直播打赏”“直播推广”,搜索结果中不乏各种价位的引流、话术、刷单服务,甚至直播间在线人数也可以“秒升”。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直播平台的显示在线人数和真实在线人数大约相差20倍。1万人的观看数据,实际在线人数可能只有500人。“你在直播间里看到的天价打赏,很多都是请来的托,用来吸引虚荣攀比的粉丝打赏。”

  “电商直播”也因“虚假刷单”“低俗带货”等诱导消费套路广受诟病。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受理的60多万件投诉中,直播行业成为重灾区,包括“低价引流”“珠宝骗局”“虚构夸大商品原价”等行为,让消费者叫苦不迭。

  针对种种乱象,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其中,《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等文件,具体规定了网络主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为直播行业划定了红线和底线。

  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多个直播平台开始更新完善平台规则,并针对虚假宣传、恶俗炒作等违规行为进行内部治理。重拳治理下,直播行业泡沫逐渐消退。家底较单薄的中小直播平台难以维系,陆续退出市场。

  直播:“颜值”转向“价值”

  随着直播市场渐趋饱和,“秀场模式”开始降温,不少平台已意识到发展动能不足,开始拓展赛道。

  抖音直播平台把扶持优质内容作为主要方向,戏曲、民歌、民乐等传统文化与健身、旅行等潮流文化,成为直播内容的主流形式。

  “直播已经和文化传播、知识分享、非遗等内容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多样化的高质量内容推动着直播行业稳定增长。”抖音直播一名负责人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过去一年,抖音平台进行了超过10亿场直播,戏曲、民乐、历史、科普等领域的主播数量增长速度较快,其中,非遗类主播数量同比增长61.72%,用户观看非遗类直播内容的时长同比增长141.97%。

  打开“太极琴侠”直播间,一阵悠扬婉转的二胡声飘入耳畔。这是二胡演奏家陈军的新舞台。陈军生于二胡世家,祖孙四代都从事二胡演奏。在直播间,陈军不仅演奏《赛马》《弦语》等经典作品,也会为用户演奏一些时下流行的歌曲,获得不少年轻粉丝共鸣。“这些直播证明,古老民乐也可以跟年轻人玩到一起。” 陈军说。

  浙江省衢州市非遗泥塑传承者徐远渭,17岁就开始捏泥人。如今他已经是一名拥有百万级粉丝的“网红”,每次直播,都有几千上万人围观。“我捏的不是泥巴,而是记忆和情感,通过直播这种形式,传承之路宽了,传统非遗活了,我作为手艺人,自豪感也在不断增强。”徐远渭说,“直播拉近了网友与非遗文化之间的距离,老手艺的传承找到了新方向。”

  天文、历史、自然、健康等知识科普类直播的受关注度也持续增强。《北斗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论语导读》等高校公开课受到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关注,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直播间学习和分享知识,直播成为知识普惠的重要平台之一。

  视频直播的应用范围已从视频娱乐、电子商务等泛互联网行业扩展到在线教育、视频安防、广电传媒、医疗服务等传统行业。面对“颜值直播”向“价值直播”的发展趋势,过去以秀场直播和游戏直播为主的网络直播平台纷纷向运营正规化和内容精品化转型。

  专家表示,网络直播平台的竞争已进入内容为王的“下半场”。未来,直播将更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生活、工作、商务等诸多领域,进一步引领互联网流量入口端的变革,网络直播并非单一的“网红经济”,最终要靠优质内容生存。

  行业:“人工智能”加速变革

  如何打造优质内容?除了主播外,技术迭代可能成为直播行业的最大变量,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为直播行业带来变革。

  “直播这种形式不断发展,出现了虚拟主播、AI技术等方面的运用。从过去我们以人为主的主播模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漆云兰说。

  12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官方视频号里,一位站姿端正、表情自然的新闻主播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播报新闻。如果不作提示,多数观众看不出,这位主播不是真人,而是一名“虚拟人”。

  这名虚拟人主播不会读错(只要不输入错误信息)、无需休息、可以满足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播报需求,甚至还能够根据观众的反馈进行调整迭代。

  今年以来,“虚拟主播带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

  “你是虚拟人吗?不敢相信!”

  “是的,我是您的专属AI主播,24小时随时为您服务。”

  记者进入某电商平台直播间,界面里,一名带货主播正在逐条回复网友的提问。若不是直播间里有“AI主播”的文字提示,观众几乎看不出与真人主播有任何区别。

  “可以代替真人出镜,口型完全对上,声音也和真人一样,肉眼难以区分。”“人物、衣服、声音、背景都可以更改,背景也可以自定义……”当记者在某网络平台咨询一位“AI主播设计师”时,他这样介绍。

  宋山是一名网店老板,正在谋划上线一名虚拟主播。他的想法很简单——省钱。

  “用真人直播,我们每个直播间至少需配备4至5名主播轮流值班,才能维持热度。用虚拟主播,可以不间断全天候在岗,还不用付工资。”宋山说。

  商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电商平台早就有所察觉并开始布局。

  据悉,阿里巴巴国际站的跨境直播,就应用了不少人工智能技术,买卖双方交流时,可以实现多语言实时翻译并自动转成字幕,观看跨境直播的人数提升了186%。目前,阿里巴巴国际站正在研发专属“智能接待主播”。

  “AI计算具备理解人类语言和事物逻辑的能力,能直接读懂用户需求。未来,AI助理会无处不在,成为每个人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助手。”阿里巴巴集团总裁吴泳铭表示。

  不过,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虚拟主播还没有办法完全替代真人主播。不少业内人士坦言,目前虚拟主播更适合体量较小的直播间,主要起到“替班”作用,真正能当主角的,还得是真人主播。12月18日,微信发布的《视频号金融科普类直播准入标准》正式生效,其中明确要求:主播必须真人出镜。

  “对直播行业来说,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一些模式化场景中,虚拟主播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若大规模应用起来,就会给观众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宋山表示,“虽然要上线虚拟主播,但目前还要以真人直播为主,因为只有真人直播,才能更有温度。”

(责编:牛镛、岳弘彬)
女性综艺的风还会往哪里吹? - 印度北方邦交通事故致22死10伤

女性综艺的风还会往哪里吹?

发布时间:2024-05-07 08:35:07 来源: sp20240507

  满屏的热搜和讨论声中,新一季的“浪姐”终于来了。

  “陈丽君花木兰孙悟空无缝衔接”“张予曦人长得美唱歌就算了”“刘忻东北女孩血脉觉醒”……36位姐姐站上合作与竞演的舞台,当人更多了、舞台更大了,这次,姐姐们整出的花活儿更好看了吗?

  01

  一束光,能否照得更久?

  看完《乘风2024》第一集,谁能不对陈丽君的眉间一抹红印象深刻?

  初见面,她是懵懵懂懂的可爱大力士,只拎了俩包就来上班,被大家戏称为可能是五季以来最爱穿团服的姐姐,站在大鼓前随便那么一敲,就敲出了214.8kg的全场最高值。

  但一到舞台上,她瞬间变身花木兰加齐天大圣,一边舞剑一边用越剧的方式唱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再配上凌厉的眼神,当真称得上那三个字:“飒顶顶”。

  就连结尾一个看似随意的收剑动作,都能把黄晓明看到羡慕不已,忍不住要一路小跑上前跃跃欲试,结果——嗯,可能这把剑一换人就不好使了。

  在此之前,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陈丽君早已经是火遍全网的戏曲新星。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里阴冷诡诈的“贾廷”、龙年春晚舞台上文质彬彬的“梁山伯”……凭借越剧小生身份被观众喜爱的她,走到哪里都是一票难求。

  但在节目正式开播前,她也成了收到质疑声最多的姐姐之一:

  “一个戏曲演员,为什么要去跳女团舞?是不务正业吗?”

  “她是打算离开越剧这个行当吗?”

  “等流量散了,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陈丽君坚定地说,自己是以越剧演员的身份来到舞台的。爆火出圈之后,曾经每天深扎练功房、不太敢表达自己的她决心“豁出去了”,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肩负着和越剧一起站上更多元化舞台的任务,她希望尽自己所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事实上,戏曲从不是古板的艺术,《新龙门客栈》的出圈,早就展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流行文化的结合。苦练戏曲多年的她们不缺真功夫和对舞台的真感情,如果这份跨界演绎能继续点燃年轻观众的热情,能为戏曲表演带去新想法,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双向奔赴?

  陈丽君讲过一个小故事,当年她受邀在一个节目里演一位“戏楼老板”NPC,因为要等其他嘉宾录制,只能默默蹲在戏楼的一个阁楼里。为防止前面拍摄有光源穿帮,阁楼变成了“小黑屋”,她觉得这处境和她们越剧很像,都在等待着远处那一缕光亮。

  而当这束光猛烈地打过来,她和其他台前演员们想做的,就是紧紧抓住它,让它能照得更久、更远一点儿。

  如今,在满屏的欢呼声中,她真的用行动证明,“我可以走得出来,也可以走得回去。”

  02

  50岁+,那又怎样?

  不破不立,来到舞台上的姐姐们,有的希望能跨界合作碰撞出新火花,有的希望展示不被大家看到的另一面,还有人想要证明,为了舞台本身,我可以有多拼。

  “以姐姐的斗志绝对是走到最后的。”对“走”这个字更有执念的,还有在初舞台上第一个演唱的谢金燕。

  谁能相信,这个在台上穿着短裙劲歌热舞大唱电音的姐姐,今年马上就要50岁了?

  谢金燕是顶着“美腿大赛”冠军的称号出道的,但在1991年,一场严重车祸导致她脊椎位移、全身多处骨头断裂、骨盆碎裂、肺严重积水,甚至脸部损伤。

  那时她17岁,刚在演艺圈崭露头角,却被医生告知“恐怕下半辈子都得坐轮椅了。”

  谢金燕没有向命运认输,靠着惊人的毅力和努力,她在疼痛中花了很长时间复健,能站就想走,能走就想跑,终于一步步走回了聚光灯下。

  如今,出道35年的她已经发行18张专辑,只要有她在的舞台,根本不会担心冷场,摩托车、鞋子车、飞机车、巨形恐龙车……光是热闹新鲜的道具就能看得人目不暇接。

  谢金燕总说起一句话,因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不能再跳舞了。但现在,她依然好好地、骄傲地站在舞台上,“我50岁了,我可以这样,你也可以的!”

  今年,《乘风2024》不仅引入了戏曲、电竞等更多元化的行业阵容,更邀请来自世界各国拥有舞台梦想的全年龄段女性,于是,“满五十减三十”、说着一口流利俄语的“雪姨”王琳,同样惊艳了大家一把。

  “二十年前她是我的雪姨,二十年后我像她的姨。”

  “明明是顾源的妈,怎么越来越像顾里了?”

  实际上,自打出道起,王琳就没怎么经历过演艺生涯的青春期。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面试时,她本以为能演年轻人中的一个,结果分到了“雪姨”。那年她刚30岁,只比演女儿的林心如大6岁。

  但泼辣刁蛮的“雪姨”,实在和生活中的王琳相距甚远。当终于来到了角色里的年龄时,她以一身亮片银裙明媚登场,谦虚地自称是唱跳赛道的新人,对过去的代表作只字不提。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50多岁又怎样?野心很大又怎样?早已见过人生的大风大浪,姐姐们无需再满足谁的期待,最想要做的,就是倾听心灵的声音,取悦当下的自己,让曾经的梦想和未来的人生不留遗憾。

  03

  走出舒适区,是招险棋吗?

  这两年,一阵怀旧风吹得好猛,“回忆杀”总是成为各大综艺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乘风2024》的舞台,同样集齐了很多值得让大家喊出“爷青回”的选手。

  但各有代表作的姐姐们,这次好像都没怎么打算打安全牌。

  “我就是很喜欢给自己找麻烦。”当年凭借一首《外滩十八号》风靡全国,戚薇很清楚自己的初舞台可以有更省力讨巧的呈现方式,但她还是费大力气带来了一首全新的中国风原创歌曲,就连手里拿的扇子,背后都有极复杂的工艺设计。

  让很多选手惊讶的是,美国选手莎莎这次是独自千里迢迢飞来中国的,她的《Dancing with your ghost》早已在短视频爆红,但她说,人生的高光时刻,就是勇敢地坐上飞机来到中国,将自己展现给大家。

  在参加节目之前,不少外国选手都提前学习了中华文化,甚至精心为舞台设计了中国元素,用一段丝带舞惊艳全场的越南歌手孙夏铃,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中文,而她学中文的渠道,竟然是平时爱看的中国古装剧。

  电竞冠军零起步学唱歌、站桩唱将爆改唱跳爱豆……这一季的姐姐们,似乎都在围绕“突破”两个字拼命努力。

  几乎每个评委都会说,这个舞台上,想跨界是件很难的事。

  但很多姐姐都会说的一句话是,没事,我遇强则强。

  从辩手被大家熟知、在《繁花》里演技获赞的范湉湉,唱起“卢美琳”之歌《一生何求》时,没忍住就潸然泪下。从角色的身上,她想到了自己,“如果不是靠这样猛烈地活着,你不会被很多人看到。”

  一转眼,“浪姐”已经来到第五年,有时候我们甚至都快忘了,原来已经有那么多姐姐参加过节目,当上百人轰轰烈烈地经过,台上台下的每个人都想知道,这一次的新意在哪里?女性综艺的风还会吹向哪里?

  尽管已经有过瞩目的影视成就、有过火遍全国甚至全球的单曲,很多姐姐仍然会在长文感言里说,在这里,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短时间内,猛烈地绽放一次,在舞台上拼一个奇迹,享受自己身上的变化,对她们而言,这份勇敢和斗志就是恒久不变的吸引力。

  《兰花草》《起风了》《梦中人》《花海》……回顾这些年反复被提起的经典舞台,各有丰富人生阅历的姐姐们聚成一团火,用默契的合作展示着女性积极坚韧的向上力量。

  刘忻说,来到节目里,她看到性格各异、充满魅力的女孩子们在舞台上各占主场,勇敢地突破自己,会很受鼓舞。

  她一直视作榜样的、13年前比赛时的评委萨顶顶,这次在《乘风2024》初舞台上唱的第一句歌词叫做,“我是自由行走的花。”

  各自绽放、互相鼓舞,一朵朵小花连成一片花海,不论身处哪个位置,不论正在哪个年龄,正在全力以赴的她们,都是最美的模样。(来源: 中新网 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