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层蛋糕”里捅“马蜂窝” 公铁两用桥打造黄河两岸新通途

发布时间:2024-04-28 15:51:44 来源: sp20240428

  公铁两用桥打造黄河两岸新通途 施工结构形式复杂 钢桁梁系国内最大跨径

  ◎本报记者 矫 阳 王延斌 通讯员 闫 娜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与聊城东阿县隔黄河相望。

  在平阴县与东阿县下游2000米处,一座钢桁梁公铁两用桥展露新姿。这座桥是在建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全长3.37公里,其中跨越黄河段782.4米。

  “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是国内最大跨径钢桁梁公铁两用桥,也是目前黄河上施工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公铁桥之一。”中铁一局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项目经理王晓勇说。

  近日,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工程收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在“千层蛋糕”里捅“马蜂窝”

  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设计复杂。整个桥体由钢桁梁、现浇连续梁、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组合而成,分上下两层桥面。上层为公路桥面,宽24米,下层为铁路桥面,宽11.4米,是目前黄河上施工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公铁两用桥之一。

  据设计人员介绍,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设计有多项创新。钢桁梁采用斜桁架设计,增强了主梁的横向刚度,以满足列车行驶条件;采用带内力安装腹杆的方式,可大幅缩小主桁支点处弦杆弯矩,降低支点处弦杆应力水平;主桁架预拱度设置采用正弦曲线拟合法,相比传统抛物线拟合法可有效降低安装次内力,减小施工难度。为尽力减少桥梁自身用钢量,设计还采用栓焊结合施工方式,增加了钢梁的稳定性。最终,全桥设计用钢量为1.4万吨。

  东阿县与平阴县,地面标高低于黄河。为满足后期通航要求及连接既有105国道,钢桁梁桥设计呈缓缓的“人”字形坡度。

  聊泰黄河公铁桥桥梁施工所在管段,岩溶发育十分活跃。地质勘探报告显示,施工区域河床土质层种类繁多,有粉砂层、粉质黏土层、黏土层以及岩石层等。“这样的地层犹如千层蛋糕,而桩基施工区域内的溶腔分布,更似镶嵌在千层蛋糕中的马蜂窝。”中铁一局聊泰黄河公铁桥项目总工程师刘军说。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进行桩基施工,如同在千层蛋糕里捅马蜂窝,还要保证千层蛋糕不变形。

  施工难度再大,也要保证施工质量和黄河河床安全。

  2号墩位正处在一个高11米,分布范围达300多平方米的溶腔上部。若施工过程处理不慎,将导致大的透水事故,引起黄河河床塌陷、栈桥平台垮塌等安全事故。

  “对此,我们制定了特殊工艺流程,先注浆后钻孔,保证岩溶中的桩基安全施工。”刘军说。

  同时,项目技术小组还进行了创新,改普通单层护筒施工为双层护筒施工。

  “外层护筒为导向护筒,在黄河高流速下,可使引孔工序完成一次成孔,护筒下放效率较原工艺提高50%;内层护筒则保证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外层泥沙倒灌进入溶腔。”王晓勇说。

  据介绍,双层护筒工法属于国内领先技术,为同类型施工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了我国桥梁建设技术体系。

  18层楼高度精准“穿针引线”

  将重达1.4万吨、780米长的主桥钢桁梁架于黄河之上,绝非易事。

  “为减少钢桁梁架设施工对河道的干扰和破坏,我们采用了多点同步顶推技术。”刘军说。

  聊泰黄河公铁桥钢桁梁顶推最大跨度180米、单边顶推总长度781.2米、顶推总重量1.47万吨,顶推长度和重量处于同类桥梁前列。

  钢桁梁顶推架设桥梁是一项成熟的施工工艺,关键核心是做到各个环节的精准同步。

  聊泰黄河公铁桥主桥钢桁梁共由21540个构件、303720颗高强螺栓、11.22公里长的焊缝组成。其中钢桁梁最大构件吊重62.5吨,钢件安装高度50米。钢梁吊装区域位于黄河滩地,该地风力风向并不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钢桁梁拼装,相当于在18层楼的高度上“穿针引线”。

  为做到“安全、环保、高效”施工,建设者采用了智能、仿真等多项先进技术。

  项目技术团队结合测量数据、综合考虑横纵向风力,预先在地面进行模拟拼装,将高空作业危险降到最低。项目技术团队还将钢桁梁顶推操作由人工操作转换成了智能操作。“我们选用的智能控制系统和顶升系统,可同时控制30多台千斤顶同步运行。指挥人员通过电脑、WiFi即可远程控制。系统可记录顶推过程中的每一个施工循环参数,并与设计、监控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判定,让指挥人员做到每道工序心中有数。此外,项目技术团队还建立了监控预警信息系统,对钢梁变形应变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当出现超标及异常数据时,系统会及时报警,保证施工安全。”刘军说。

  避免废水、废渣进入黄河

  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建设,还是一项绿色工程。技术团队首创的国家级工艺工法——“泥沙分离器+气举反循环清孔”方法,利用多种设备,对水、细砂、泥浆和钻渣进行分离和二次处理。为确保不让一滴废水、一颗废渣进入黄河,该项目的施工现场被护筒全程围了起来,所有注浆、打桩工作或工序都在该护筒内进行,从而避免护筒内泥浆与河水串通。而水下施工中产生的混杂着泥沙的水被抽取、分离,泥浆重新进入桩孔重复利用,分离出的干钻渣由运渣车运至弃土场。

  在水面之上,项目技术团队在施工现场设置了自动洗车装置、沉淀池等设施。拌和站、预制场产生的碱性废料采用间歇式自然沉淀的方式,被加入适量的酸调节pH值,再进行中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水可循环利用。而使用的燃油设备在取得环保施用编号之后,工作人员可用其在施工场地设置隔油池,及时收集所有含油污水,将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将其引入蒸发池,并将收集到的废油回收处理。

  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及公路接线工程横跨黄河,连接聊城市东阿县及济南市平阴县。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鲁西北地区向南纵向联系的重要通道,为黄河两岸人民出行提供便利。 【编辑:卞立群】

“中国第一大杏园”新疆英吉沙杏花绽放迎来赏花季 - 减税降费抓重点 实体经济受益多

“中国第一大杏园”新疆英吉沙杏花绽放迎来赏花季

发布时间:2024-04-28 15:51:45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网 新疆英吉沙3月31日电(田亚莲 马晓东)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30日,2024年英吉沙县春季赏花游园会暨文旅推介活动启幕,来自疆内外的游客齐聚“中国第一大杏园”,看歌舞、赏杏芳、鉴美食,乐享春光。

30日,2024年英吉沙县春季赏花游园会暨文旅活动推介活动启幕,图为开幕式现场。马晓东 摄

  开幕式现场,精彩的歌舞演出轮番上阵。“我是开场舞龙舞狮表演的领舞,能让前来英吉沙的游客们看到我的表演,我很骄傲。”13岁的小领舞阿卜杜扎依尔·图尔荪说,希望大家都来他的家乡看杏花。

  来自喀什市的游客韩徳建说:“每年杏花绽放时,我都会来英吉沙。相较往年,我感觉今年的春季赏花游园会规模更大,内容也更丰富。”作为摄影爱好者的他表示,英吉沙的杏园规模大,此时正当杏花绽放,是拍摄的好时机。

  英吉沙县地处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目前,其杏园面积已达17.8万亩以上,是中国种植杏子面积最大的区域,挂果园面积达16.2万亩,总产量4.102万吨,实现产值3.28亿元,已基本形成了赏花、摘杏、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杏产业链。

30日,2024年英吉沙县春季赏花游园会暨文旅推介活动启幕。图为在英吉沙县乔勒潘乡哈萨克拉艾日克村的杏园内,游客们在赏花拍照。马晓东 摄

  谈及本届春季赏花游园会系列文旅活动,英吉沙县委副书记、县长艾买提·吐尔洪表示,以赏花游园的形式,旨在让游客们享受自然之美、品味生活之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介绍,为全面展示“中国色买提杏之乡”,打造“中国第一大杏园”品牌,提升英吉沙县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此次系列活动还准备了杏花音乐会、展销会、篝火晚会、夜景灯光秀等,希望能让大家沉浸式体验一场视觉、听觉与味觉的盛宴。

  近年来,在济宁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英吉沙县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持续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深入挖掘县域文旅资源。随着春季赏花游园会的多次举办,“英吉沙杏”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每年都有大量的鲜杏和杏干、杏脯、杏仁等白杏产品远销全国,以“英吉沙杏”为主的林果业已成为该县的一大支柱产业。

  山东济宁援疆指挥部文化宣传组副组长汪清告诉记者,他们将以此次春季赏花游园会为契机,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围绕特色产业,持续塑造“英吉沙杏”品牌,深度挖掘利用“非遗小镇”“中国第一大杏园”传统历史文化,为英吉沙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