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南极数企鹅?科研人员逐步讲解

发布时间:2024-05-01 08:17:22 来源: sp20240501

  对南极生物进行监测和研究,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内容。目前,一部分科研人员正在南极的罗斯海新站进行研究。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南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数数,数什么,怎么数?一起来看看。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 赵凯:我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数企鹅,具体怎么数呢?可以看到它这个企鹅就会形成这样一个小的繁殖群,或者是底下连成片的大繁殖群。小的群,我就可以人工直接去数,人站在那儿看一下有多少个繁殖对,有多少只鸟正在孵卵,来数它的繁殖对数量。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 赵凯:而对于比较远处的那些,比较连成片的企鹅繁殖群,我就需要去飞无人机,然后后期通过这个视频,对视频里面的企鹅进行一个计数。

  赵凯监测的主要区域,就是我国罗斯海新站附近的企鹅岛,这里是一个企鹅保护区,已经成立近五年,重点保护对象就是阿德利企鹅。近期赵凯数到的阿德利企鹅种群数量大概是26000多个繁殖对。从历史数据来看,1963年开始这里大约有1万个繁殖对,到2017年监测到的25000多个繁殖对,再到最近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到,这里的阿德利企鹅种群数量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除了企鹅,科研人员在新站附近的企鹅岛上还会观测到其他南极生物,比如威德尔海豹。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 赵凯:我比较庆幸就是拍到了海豹喝奶的一个画面,看幼崽身上的绒毛还没有完全退完。而它这个成体的话,这个身上的毛是比较光滑的,它会换着这个乳头去吸食乳汁。

  (总台央视记者 李洁 宋云研) 【编辑:李润泽】

中新健康 | 儿科、成人医学专家携手7小时救回9岁罕见血管畸形患儿生命 - 殷墟博物馆新馆将于2月26日对公众开放

中新健康 | 儿科、成人医学专家携手7小时救回9岁罕见血管畸形患儿生命

发布时间:2024-05-01 08:17:23 来源: sp20240501

   中新网 上海2月4日电 (记者 陈静) 儿科多学科专家携手成人血管外科专家,历经7个小时高效协同手术,成功救回术中大出血的罕见复杂血管畸形患儿生命。

  患者小明(化名)是一名9岁的男孩,几个月前因出现双下肢不对称、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问题。通过介入造影检查后,小明被诊断为罕见的先天性左侧髂内动脉发育畸形。因为手术难度高、风险极大,小明一家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未果。针对小明的罕见、复杂病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多次组织多学科会诊,专家综合各种因素,决定为其行根治性手术。

经过整整7个小时的浴血奋战,这场生死攸关的“战斗”最终化险为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供图)

  专家们制定了详尽的预案,多学科团队随时待命,为手术保驾护航。主刀专家、肿瘤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副书记董岿然表示,病情比预判中的更为凶险。术中发现患儿血管壁与周边组织粘连严重,血管间还存在错综复杂的小交通支,手术的每一步操作都极致精细、如履薄冰。

  手术中,患者脆弱的、异常扩张的血管一个小出血点迅速变成汹涌的大出血。专家立即启动待命的多科室协同机制:普外科、心胸外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等领域专家迅速集结,各司其职。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专家杨珏赶到现场会诊。经过整整7个小时的浴血奋战,这场生死攸关的“战斗”最终化险为夷。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患儿已顺利出院。

  医院方面表示,疑难复杂罕见疾病既需要多学科精诚合作和娴熟配合,更需要完备的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的协调能力。本次罕见病例的高效协同、极速联动救治,充分展现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多学科专家团队的手术水平、院内外协同的作战能力。(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