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迹斑斑的美国,无权对香港新闻自由说三道四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3:37 来源: sp20240429

  赵瑞琦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近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所谓“自由媒体联盟”名义发表声明,污蔑抹黑香港新闻自由,攻击香港特区政府正当执法。对此,香港特区政府、外交部驻港公署、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予以驳斥并正本清源。香港是法治社会,香港特区新闻自由受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香港人权法案》保护。香港特区警方对当地部分违法传媒机构依法采取措施,是捍卫香港特区法治的正义之举,与所谓“新闻自由”无关。

  指责“全球南方”国家新闻不自由,是美国干扰他国内政、为本国互联网科技平台张目的一贯作法。针对中国香港的这次抹黑,不过是美国借所谓“自由主义”之名、行干预他国内政之实的两面派作法的最新例证,与其一贯的乱港、乱华图谋一脉相承。实践证明,在新闻自由问题上,美国自身劣迹斑斑,根本无法“自我称义”。

  近年来,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对190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2019年,美国新闻自由度排第48位、2022 年排名第42位、2023年排名第45位。由此可见,美国在西方新闻界的口碑不佳。美国各级行政部门对记者追捕、袭击、边境拦截、监视、发传票,对摄像机等设备扣押等,这些侵犯新闻自由的行为屡见不鲜。

  2023年,美国至少12名记者被捕或面临指控:其中,3名记者在报道亲巴勒斯坦抗议示威活动时被捕,罪名分别是乱穿马路、扰乱治安和非法侵入罪;阿拉巴马州的2名记者,因“出版”而被指控犯有重罪;伊利诺伊州的一名记者因向市政府雇员询问“太多问题”而被传唤……这些记者因正常新闻报道而遭刑事定罪的事件表明,美国政府要么对新闻采访业务无知,要么利用起诉威吓新闻从业人员。记者作为公众的眼睛和耳朵,有权不受干扰地收集新闻信息。当记者受到阻碍时,公众的知情权和追究权也会受到伤害,这意味着所有人的自由都会减少。

  美国政府利用新闻媒体和科技平台对全球的监控,也无出其右。一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全球监控指数”的研究结果显示,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自由民主国家”是监控技术的主要使用者。

  从“棱镜”计划、“怒角”计划、“星风”计划,到“电幕行动”、“蜂巢”平台、“量子”攻击系统,再到2023年美国五角大楼泄露的机密文件显示:美国情报机构一直都在搞窃听,即便对“亲密盟友”也不放过,其监听对象包括摩萨德、韩国高官、联合国秘书长等。美国在全球无所顾忌地使用网络监控,并没有因斯诺登的曝光而有所收敛,其一直用技术工具和监控软件收集大量数据,并通过自动监视计算机筛选。

  即使在民用的网络空间,美国政府的渗透也无孔不入。作为全球信息的技术入口和新闻平台,美国科技公司在言论表达、舆论塑造上的操控态势,使其在美国国内与全球都有议程设置能力。这些科技公司本应是全球公器。然而,通过有意或被迫与美国政府合作,它们已经成为美国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成了美国政府力量的“加速器”和“放大器”。在这种权力和资本的合谋与操控下,网络平台没有让美国异质型社会的众声喧哗和舆论纷纷求同存异,反而成为不同党派间争夺民意、诋毁对手的趁手工具。

  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在侵犯新闻自由问题上没有本质区别。奥巴马政府利用1917 年《间谍法》起诉的吹哨人数量,超过历届政府的总和;特朗普执政期间,持续贬低记者,反复宣称媒体是“人民的敌人”。正如汪文斌所说,所谓“新闻自由”不过是有关国家攻击抹黑别国的工具,一旦涉及其自身利益,这些国家根本不在乎什么新闻自由。他们打着“新闻自由”旗号,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无非是对香港蒸蒸日上的大势心有不甘,试图延续自己以往在香港的特权和影响,但这些都是徒劳的。

  美国自身在新闻自由问题上劣迹斑斑,根本没有资格对香港特区的新闻自由说三道四。这些不友好的指责,只会造成互不信任、乖戾的国际政治氛围。“敦促有关国家正视香港已回归中国的事实,摒弃殖民心态。打着‘新闻自由’的幌子插手香港事务的图谋,注定将以失败告终。”(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编辑:邵婉云】

猝不及防,又一大波“中国造”在海外火出了圈! - 首届城市新能源高峰论坛开幕

猝不及防,又一大波“中国造”在海外火出了圈!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3:38 来源: sp20240429

  文/尹倩芸

  猝不及防,2023年,又一大波“中国造”火出了圈。

  “霸总甜宠”短剧、9块9一杯的奶茶、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一大批中国元素走红,在海外实力圈粉。

  爱看!

  几分钟一集,整体节奏“短平快”,剧情却不断反转。凭借生动的人物塑造、紧张刺激的情节,中国短剧正不断吸引海外观众的注意力,在2023年急速漂往大洋彼岸。

  这些短剧背后站着的是一家中国公司。2022年8月,国内数字出版企业中文在线子公司枫叶互动(Crazy Maple Studio)面向海外市场推出一款名为ReelShort的短剧App。随着短剧的风靡,其下载量在今年一度超越TikTok,冲上美国iOS商店娱乐榜第1名。

  海外网文生态的日益成熟,也让“社交共读”需求不断增强。网文与生俱来的“网感”和年轻人在线社交习惯相契合,让海外读者更愿意表达,也让围绕内容又不限于内容的社交变得更加频繁,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来源:阅文集团微信公众号

  来源:阅文集团微信公众号

  根据《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0月,阅文集团的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的访问用户量累计超2.2亿,日均阅读时长超1.5小时,单日评论数最高超15万条,其中既有作品交流,也有对各国城市、美食和文化的讨论。

  国产游戏也让一众海外玩家耳目一新,其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更随之不断增长。在有着游戏界奥斯卡之称的2023TGA典礼上,不仅出现了多个中国公司身影,中国游戏开发商米哈游的新作《崩坏:星穹铁道》还获“2023年度最佳移动游戏”奖项。除了TGA外,该游戏还斩获了谷歌Google Play年度最佳游戏以及苹果iPhone年度最佳游戏。

  爱买!

  除了内容领域的火热,中国人熟悉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走入“歪果仁”的生活圈。

  比如,线上购物。过去几年的疫情,加速了全球各行业的线上化进程,中国电商也瞄准机会积极融入全球市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拼多多旗下的Temu、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 Shop、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AliExpress)以及独角兽公司SHEIN,他们被称为中国电商的“出海四小龙”。

  第三方数据机构data.ai数据显示,在11月iOS全球购物类App渗透率排行中,前五名中有三家中国公司,分别是SHEIN、Temu和速卖通AliExpress,仅次于亚马逊。

  主攻快时尚领域的SHEIN号称“中国版Zara”,主打“超低价”与“款式多”,深得年轻群体之心,更史无前例地出现在美国知名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发布的“全美十大增长最快品牌”榜单中,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品牌,与ChatGPT、Facebook、可口可乐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齐名。

  此外,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新茶饮,也在海外市场流行起来。

  2023年以来,众多新茶饮品牌加快了走出国门的步伐。喜茶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门店陆续开业,甜啦啦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6家门店齐开,茶百道的首家海外门店落地韩国首尔,奈雪的茶则在泰国开设了分店,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品牌则在更早之前就进入了海外市场。

蜜雪冰城悉尼店。来源:蜜雪冰城-悉尼社交账号

  蜜雪冰城悉尼店。来源:蜜雪冰城-悉尼社交账号

  2023年2月,蜜雪冰城首次将店开到大洋洲,该店位于悉尼市中心CBD区的世界广场(World Square),试营业当天便排起长队,首日营业额突破24000元人民币。

  如火如荼的出海新浪潮下,更多中国品牌正不断加强在国际舞台的存在感,努力完成跳跃。

  爱用!

  近年来,中国海外热销产品也在悄然变化。过去,大量出口的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如今被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能源、储能、电动车等新兴行业所替代。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前11个月,“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9777.3亿元,同比增长33.1%。

  外贸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而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正是中国外贸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中国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加速驶出国门,给欧美等海外市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在去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上,包括比亚迪、小鹏、阿维塔、零跑在内的约50家中国展商组团亮相,也让中国车企备受关注,其展台吸引大量观众驻足。以至于外媒甚至发出“It’s now become the China show”(现在已经成为中国车展)的感叹。

  就在上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刚刚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首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预计将为当地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中国“新基建”正走出国门。高铁成为2023年中国制造“出海”的明星产品。

  2023年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条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全长142.3公里的铁路,是东南亚第一条高铁,也实现了中国高铁列车出口国外第一单。通车后,雅加达与万隆两城间旅行时间由之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认为,以高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制造成功“走出去”,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服务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力证明。

  文化共鸣、产品创新、技术突破,是这些“中国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中国对世界的深度融入,以及世界越来越能够理解、接受中国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的“故事”。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