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青有我│运动员村温馨舒适 离不开这群默默奉献的人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9:41 来源: sp20240429

运动员村作为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是提供服务保障时间最长的场馆之一,共有2200多名工作人员为运动员及随队工作人员倾心服务、保障和运营。该村从10月18日开村至今,接待来自全国超过11890名运动员及随队工作人员,累计收到感谢信超过1000封。

 运动员村安保巡逻队伍列队身姿挺拔。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运动员村安保巡逻队伍列队身姿挺拔。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运动员村里有一抹着迷彩绿的安保人员,他们中70%都是退伍老兵,日常在村内列队巡逻,挺拔身姿,英气逼人,他们是亮眼的移动风景线,也是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墙。谭志杰是其中一支巡逻小队的班长,他介绍说,队伍内大部分都是00后,跟很多参赛运动员年龄相仿,平时除了巡逻维持安全秩序等外,跟运动员们还保持非常好的交流,给他们做好服务,有时候也会扮演“知心大哥”的角色。“大家都以能为本次学青会贡献一份力量感到自豪。”

朱珊妮在接听住宿服务中心的热线电话。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朱珊妮在接听住宿服务中心的热线电话。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住宿服务中心的朱珊妮,大家送了她一个外号“小太阳”。每当住客们路过居民服务中心,都能看到她积极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她乐于助人,技能熟练,热情服务感染了身边的人,使居民服务中心仿佛有了一颗“小太阳”,温暖着每个人,也温暖了住客们的心。“住宿服务中心的热线电话,大概每五分钟就有来电咨询,内容包括问路、补充生活物资、邮寄物品、更换床单被罩等等,接听后,我和同事们都会一一协调落实解决。”

运动员村入口处标识标牌成为极受欢迎的打卡点。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运动员村入口处标识标牌成为极受欢迎的打卡点。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叶庆是村内氛围布置、标识标牌的管理与维护专项责任人。他从前期踩点,到实际安装,再到后期维护,全程在一线牵头参与,并跟进到完工,力求尽善尽美。氛围布置的安装工作通常需要大型吊车出入,工作时间大多只能在夜间,凌晨三四点收工是家常便饭。除了“真干、实干、苦干”,这份工作还讲求“巧干”,需要将艺术灵感、风土人情融入其中,将运动员村进行美的点缀和升华,体现出家的温馨和安宁感。开村后,他每天都要在村里巡视三遍,看到一拨又一拨的住客们排着队在他们精心制作的标识处拍照打卡,“我内心深处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村内住客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导医台问诊。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村内住客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导医台问诊。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村内疫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梁夏楠,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运动员村医疗保障团队微信群、每日健康监测报送微信群,认真查看前一晚的运动员、工作人员就诊信息、健康监测信息,对可疑病例进行逐一排查。开村前,她牵头和同事们为运动员村“量身定制”了监测、宣教、疫情处置“即呼即达”机制,编写了《运动员村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为该村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来看村内是安全的,我们对此非常欣慰。”

运动员村“小青芒”展示住客们的题字致谢卷轴。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运动员村“小青芒”展示住客们的题字致谢卷轴。人民网记者 欧兴荣摄

梁柳观是运动员村志愿者带队老师,在学青会筹备之际,他主动挑起组织志愿者的重担,与600多名“小青芒”奋战在志愿服务第一线;在岗位服务期间,积极发挥志愿者“引领者”角色优势,与“小青芒”们共同实践,一起探索。目前,他负责统筹组织运动员村、反兴奋剂教育拓展基地、兴奋剂检查陪护、开闭幕式等志愿服务工作,与“小青芒”们继续并肩而行。“我们希望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传递快乐,将广西人民的热情展现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让大家在村内得到特别好的体验和感受。”

相关链接:

学青有我│葛曼棋百米夺冠剑指巴黎 激励后辈勇敢追梦

学青有我丨田径赛场的长跑少年 陈雨繁:经历挫折才能成长

学青有我│吴艳妮首秀夺冠 希望跑进奥运前八

(责编:郝帅、高雷)
报告:数字平台推动新职业发展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走深走实 - 厦门举办两岸青年年度盛汇 打造青年交流IP

报告:数字平台推动新职业发展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9:42 来源: sp20240429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乔雪峰)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一些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平台经济就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协同的新经济形态,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形态。

当前,伴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涌现出新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呈现出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成为扩大就业和消费的有效途径。同时,也生了一批新职业,这些新职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1月16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在2023新职业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研讨会上发布了《短视频直播生态催生新职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生态推动传统职业视频化转型及数字类新职业发展,带动普惠型就业创业。

研究表明,快手平台孕育和催生了174个新职业,创造3621万个就业岗位,8成以上的传统职业开启视频化转型,反映了职业演进、经济发展的最新方向和趋势。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在会上表示,新技术革命推动新业态“无中生有、层出不穷”和传统产业“有中出新、日新月异”交织演进,短视频直播生态等有力地助推着新职业发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则指出,数字平台推动新职业发展,呈现职业视频化、视频职业化的趋势,不断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和青年就业。

来自贵阳的00后篮球“扣将”刘安鑫,在某平台账号上有众多粉丝儿。作为新职业村BA的记录者,刘安鑫不仅通过短视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让更多人关注贵州篮球的发展;同样作为新职业的代表,李乔石则系统梳理了平台的信息流广告方法论,通过信息流广告营销专家的人才培养,为市场输送超过500人,年服务客户数超300家,助力品牌实现长效经营。

“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生态下的就业顺应了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新潮流,也符合人力资源合理布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成为平台经济促就业的典型实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范巍表示。

与会专家表示,基于规模化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实现了供需的相互促进与再平衡,既推动了传统职业的线上化升级,又通过新业态带来了新职业和就业的大幅扩容,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走深走实。

快手科技副总裁陆谦表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快手正在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深入融合,催生出多元消费、产业创新、知识学习、职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对就业、创业、职业所带来的价值不断扩展。

(责编:乔业琼、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