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人笔触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4:54 来源: sp20240429

原标题:以动人笔触描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近年来,广大文学创作者把笔端对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以优美的笔触和丰富的艺术形式描绘美丽中国建设新画卷,书写了各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恢宏历程,捧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如《树梢上的中国》《河湾》《山南水北》《福道》《森林沉默》《北京的山》《大湖消息》《这方热土:海南热带雨林》等。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讲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故事,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呼唤一批更有深度广度温度、更震撼心灵的优秀文学作品。为此,建议广大创作者在以下方面着力。

丈量祖国大地,用文字讴歌盎然绿意。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为生态文学繁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鲜活素材。对于生态文学创作者来说,只有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通过蹲点、调研等方式采风,才能把生动情节刻画出来、动人故事展现出来,以更多更好的生态文学作品引发人们思想共鸣、引领百姓理念转变,让更多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尊重人民创造,用文学诠释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文学创作,要努力挖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用文学之笔呈现他们可追可及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发挥这些榜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让生态环保成为社会共识。与此同时,要特别关注百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创新创造,特别是在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沙治沙等生动实践中的创新做法,传递中国共产党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价值取向,讲好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背后的“中国之理”。

描画时代图谱,用文化浸润大众心灵。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倡导“天人合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应当具有富足百姓精神生活、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担当和作为。对于生态文学创作来说,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宝贵理念,弘扬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内涵,增加生态文学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色,展现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另一方面,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不断提升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唤起民众向上向善的生态文化自觉与自信,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劲持久的内生动力。

注重网上网下联动,助力青少年成长。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用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广大少年儿童领略祖国河山壮丽之美,从小养成“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养成热爱劳动、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生态文学也应适应社会需要和形势发展,抓好网络生态文学创作,推出有声读物、话剧、动漫、影视等衍生产品,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在网上网下感受到生态环境之变带来的幸福与美好,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夯实思想基础、凝聚奋进力量。

(作者:荣 枢,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 机票车票轻松退 大家才好说走就走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4:55 来源: sp20240429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断向前,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也为世界合作共赢注入中国动力。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深度前所未有。

  平均每一天,就有1144亿元的商品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间进出,有望连续七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左右。

  “你来我往”间,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脚步还在加快。3月14日,中国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是继本月1日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后,中国免签“朋友圈”的再次扩容。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同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同23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的国际场合向世界宣告,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他多次强调,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这是中国在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时的坚定抉择。一系列开放举措相继落地: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93项缩减到31项。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服务业开放跑出加速度,先后推出7轮15份试点方案。我国的关税总水平从入世承诺的9.8%降到了7.3%,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如今的中国,开放不断向更深处挺进。率先在5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作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在十年时间里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302项制度创新成果。从沿海、内陆到沿边地区,22个自贸试验区次第设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如今的中国,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

  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一张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不断扩大。而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吸引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带动着我国中西部地区从开放的“后卫”变成“前锋”。中西部地区外贸占全国比重从2013年的13.5%提升到了2022年的19.2%。

  如今的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链博会,一系列国家级“展会矩阵”,从商品、服务到供应链,不断拓展合作的机遇,中国大市场正在成为世界大机遇。

  如今,“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的共识。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88家,同比增幅高达74.4%。

  进入2024年,从中央到地方,一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线图正在快速实施:着力促进跨境投资便利化,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动开放平台建设和区域开放发展。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也将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新机遇!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