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服饰出圈 成广西“Z世代”新国潮穿搭

发布时间:2024-05-01 15:24:04 来源: sp20240501

   中新社 南宁4月15日电 题:壮族服饰出圈 成广西“Z世代”新国潮穿搭

  作者 韦佳秀 林浩

  近年来,壮族服饰以其鲜亮的配色、时尚的设计频频出圈。在刚刚过去的广西“三月三”假期,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老少共同欢庆这一民族传统节日。“95后”广西女孩李梦近日告诉记者,她钟爱新国潮风穿搭,除节庆日外,日常生活中她也喜欢穿壮族彩绣服饰。

  “我有一套纯手工绣的壮族服饰,500多元人民币,也有便宜一点的,日常换着穿。”李梦称,以前大家更多是在节假日穿,或者是作为一种演出服饰,如今壮族服饰已逐渐变成部分人的日常穿搭。

  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服饰的传承已逾千年。南宁武鸣区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该地区的壮族喜穿蓝色衣衫,服饰有深蓝、浅蓝、白蓝相间等,女装加以花边装饰,纷繁漂亮。

  武鸣壮族服饰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陆兰珍称,她从小就跟着外婆学习刺绣,并摸索出了彩绣技法。即在平针基础上,使用套针来表现图案色彩的变化,使色彩深浅融汇,绣样更加精美。

  然而随着工业绣花逐渐兴起,手工刺绣没落,很多人都不再从事刺绣,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外婆临走前叮嘱我,一定要把我们民族服饰传下去。如果我不做,可能这个手艺就要失传了。”她说。

  陆兰珍回忆,2011年,当时60多岁的她动员两个堂妹重新拿起绣花针。“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口袋里只有十几块钱可以拿出来买绣花线。”陆兰珍说,在家人和时任武鸣县(现为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馆长周英举的帮助下,她坚持了下来,并于2013年成立了纳福彩绣手工坊。

  如今,纳福彩绣手工坊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48个人。陆兰珍称,为传承壮族服饰及彩绣技艺,她每年会开设4-5次纳福彩绣培训班,每个班大概五六十人,“班上三分之二的学员都是年轻人,现在不仅是学员年轻化,在我们的改良下,穿壮族服饰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

图为纳福彩绣手工坊生产的壮族彩绣服饰。 (受访者供图)

  在壮族服饰传承这条路上,陆兰珍已坚守了半个世纪。她告诉记者,壮族服饰在花纹上较为讲究,小孩子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宝剑、宝葫芦等纹样;青年人所用纹样有芙蓉花、石榴花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深红等厚色,纹样有祥云、寿字、狮兽等。

  为了让壮族服饰被更多人喜爱,陆兰珍对传统壮族服饰进行了几次升级。她大胆尝试,在布料的选择上用鲜亮色,并将民族元素和时尚设计相结合,让壮锦“靓”起来、“潮”起来。

  当前,民族服饰成为日常穿搭的潮流不仅在中国国内兴起,也“潮”到了海外。在美国留学的女生身着汉服、梳着中式盘发参加毕业典礼;“90后”女孩穿着中国传统民族服饰走上欧洲街头。

  “以前感觉壮族服饰很沉闷,最近这几年在‘三月三’期间,我看到很多人穿的壮族服饰配色很亮眼,花纹也很精美。”“00后”壮族女孩杨婷告诉记者,热爱舞蹈的她很喜欢穿着自己民族的服饰,“在展示舞蹈的同时,也给大家展示我们的民族服饰,觉得很自豪”。(完)

【编辑:曹子健】
生态补水7.95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年度调水任务超额完成 - 第一观察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新阶段“新”在哪里?

生态补水7.95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年度调水任务超额完成

发布时间:2024-05-01 15:24:05 来源: sp20240501

人民网北京1月12日电 (欧阳易佳)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今日召开2024年工作会,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表示,2023年,南水北调工程2022年至2023年度调水任务超额完成,中线累计调水74.1亿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112%;东线向山东调水8.5亿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100%;东线北延调水2.77亿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102%。实施生态补水7.95亿立方米,助力京杭大运河实现近百年来连续两年全线水流贯通,促进黄淮海流域河湖生态环境改善。

蒋旭光介绍,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全年稳定达标,中线水质I类地表水标准占比近90%,东线水质稳定地表水质Ⅲ类标准以上。

在安徽凤凰山项目形成从“水源凤凰山”到“终端供水户”的捆绑特许经营模式;在辽宁辽阳灌区通过TOT模式,开创了央企参与灌区建设的先例;在海南定安“水管家”模式在全省推广,为水网项目建设蹚出新路......近年来,南水北调集团积极参与国家水网构建,制定印发贯彻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意见,主动参与区域水网规划编制,围绕建管体制、水价投融资机制等提供“南水北调方案”。

蒋旭光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加快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夯实企业发展的基本盘;积极参与国家水网建设,提高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强化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运营管理,着力提高工程综合效益;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管理标准化达标创建,强化输水过程管控,优化水量调度,统筹生产生活与生态供水,积极协调水源地保障可调水量,协调地方提高水量消纳能力,利用丹江口水库汛前消落时机加强中线供水,协调推进东线水量消纳,力争超额完成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责编:王连香、吕骞)